返回列表

對標對表 學先爭優

時間:2022-08 作者:本報評論員
分享:

  上月,獲評“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范”的南益電腦公司員工林阿查在福州接受表彰。胸佩紅花、肩披綬帶、笑容滿面站上領獎臺的林阿查,是全體南益同仁的驕傲,也是大家學習的榜樣。

  學習先進、趕超先進,是集團的良好傳統。多年來,我們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,向集團內部的先進企業學習優秀管理經驗——南泉的IE應用,南發的扁平化管理,南江的流程優化與科學統籌,南晶的做精做細基礎管理工作……同時,我們也積極走出去,參觀同行業的優秀企業,學習他們技術創新的經驗。通過借鑒學習,持續提升集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。不過,我們也看到,同樣是學先爭優,有些人學到精髓、學出成果,而有些人不過是嘴上說說,三分鐘熱度,最終不了了之,毫無助益。究其原因,不在于人的能力有高低,而在于學習的方法不到位,要么沒學到點子上,要么缺乏計劃性,自然也就無法堅持。

  要更高效地學習提升,標桿管理是非常好用的管理工具。標桿管理,即以最強大的競爭者,或者行業里公認的領導者作為標準,通過對比各種指標,持續不斷地檢討、改善自己的產品、服務和做法,由此實現提升企業業績的目標。其基本邏輯就是發現自己的不足,選定一個領先者作為學習目標,有針對性地學習成功經驗。應用到實踐中,就是要對標對表,兩條腿走路。

  首先是對標,要找不足,找路徑。對標就是把自己和先進者放在一起比較,做深入的分析研究,找到造成業績差距的根本原因,這就是我們需要改善的“不足”。很多人不愿意去承認自己有“不足”,認為這是批評。但事實上,“金無足赤、人無完人”,人之所以要持續學習,一定是自己對某方面的技能、知識不夠了解、還不擅長,還有努力的余地,還有進步的空間。我們要樂于并善于發現不足,只有這樣,我們的學習才有抓手、才有方向。這其中最關鍵的一步,就是分析清楚成功者為什么會做得突出,自己怎樣做才可以追上甚至趕超,也就是“找路徑”。先行者已經踩出了一條較近的到達目的地路,我們可以順著路走,也可以思考他開路的方式、總結他的得失經驗,最終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向道路。

  再來是對表,就是要做計劃、定目標。為什么許多人明明發現了不足,也找出了努力的方向,最后還是無法堅持?很簡單,因為沒有計劃性、沒有成就感。要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,就是在一開始就給自己拉一張計劃表,把學習的大目標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目標,明確短中長期的關鍵結果。比如我要成為像林阿查一樣的技術高手,肯定不能一蹴而就,那么我可以把技術高手的目標,分解為各項操作都熟練掌握的“熟手”、質量效率過硬的“好手”、具備改善提升能力的“能手”和能創新變革的“高手”,再定下時間表。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,就心無旁騖地朝著目標努力。量變引起質變,積小勝為大勝,就是對表的精髓所在。

  標桿管理是一種可大可小、可高可低、適用性非常廣的管理工具。它除了能夠幫助個人持續進步外,還有助于企業的改善提升。集團企業一方面要注重對先進人物、標桿單位的總結宣傳,便于大家的學習借鑒,做好內部的學先爭優、比學趕超;另一方面,企業還要主動對標內部和業內的先進企業、先進單位、先進個人,研究他們的經驗,把趕超的指標再細化,把管理工作做得更深入,開展積極有效的標桿管理工作,進一步拓展企業生產潛能,提高經營效率效益。


成 人 免费观看网站